图为:郧西县天河口,美丽的移民新村
图为:丹江口移民张声宪在老屋前遥望新家
图为:移民们搬进别墅式的新家,激动不已
楚天金报讯 文图/特派记者邓伟 实习生何蕾
【新闻背景】
明年6月,加高加固的丹江口水库就要开始为南水北调工程蓄水了。届时,大坝下将是175米的高水位。与之对应的是,库岸沿线172米的淹没水位下,我省158.7平方公里的土地都将沉入水底。这片土地,涉及丹江口市、郧县、郧西县、十堰市张湾区和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等5个县市区,共有30个乡镇办事处、293个村(居)委会、1332个村民小组,住着15.56万农村移民。
从2002年开始移民至今,移民大军已经外迁7万余人,剩余的80183人,则以内安的方式向淹没水位线以上搬迁。由于当地有“腊月不搬家”的风俗,所以最后的这批内安移民,最迟也会在腊月之前(即12月24日之前)告别老屋,搬进新家。
近日,本报记者穿行于丹江口库岸、秦巴山边,走近这批“最后的移民”,听他们讲述过去,看他们感慨当下,陪他们展望未来。
丹江口移民张声宪:
老屋岁月难挥别
11月30日上午9时许,阳光刺破笼罩在丹江口上空的浓雾,照在了该市计家沟村移民张声宪的脸上。年近六旬的老张,坐在土坯老屋门前,抚摸着老屋门前的青石板,遥望对面山头上的新家。再过半月,他就能住进170多平方米的移民安置房了。如今,老屋里的大件都已经搬进正在装修的新家,剩下的只是一张床和一些灶具,还有那条养了多年的大黄狗。
这三间土房,是老张1978年结婚时盖的。经过30多个年头,墙体已经斑驳,屋顶也在早些年附近炸山修路时,被一块炸飞的大石砸出了一个大窟窿。可真要搬走,老张心里怎么也舍不得。30年来的风雨路,他从一个贫穷的农民,变成一个拥有几十亩橘园的种植大户,从当初的孤身一人,到之后的娶妻生子,再到现在的儿孙满堂,所有的记忆,都嵌入了屋里屋外的每一寸黄土里。“结婚时,我跟我媳妇儿挤在这间小房子里,我家老大是在东头那个房里出生的,老二也是……”
老张有钱,一年能赚好几万,本不该蜗居在如此残破的老屋内。但老屋外墙一米多高处的一条红线,让他知道自己早晚会变成移民,搬到别处去,就打消了他修葺老屋的心思。那条线,是2003年长江委工作人员标注出的“172米淹没水位线”。
老屋的院子前,就是老张的橘园。深秋初冬,橘园里满是金黄可人的橘子,压弯了树梢。明年丹江口水库蓄水后,这20多亩橘园,有一半将同老屋一起,沉入水底。这些橘树的每一根枝条,都是老张亲手修剪过的,就像他的孩子一样,他也舍不得它们。
去年得知自家属于后靠移民,安置点就设在不到一公里远的平整高地上,老张悬着的心才放下。“我家一些亲戚的房子和田地都在水位线以下,只能外迁出去了。和他们比,我家算是幸运的,至少俺们没有离根。”
郧县移民谭大生:
漂泊一生终安家
谭大生,郧县谭家湾乡移民,这次搬迁,是他一生中最高兴的日子。今年58岁的他,回首来时岁月,不禁老泪纵横。他的一生,漂泊而艰辛。
谭大生的身世悲惨,从小就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。他的老家,在郧县偏远的深山里,荒凉而贫瘠。上世纪60年代,年少的他跟着父亲一起,流浪到了荆门,希望在那里找到新的生活。然而,那里的土地虽好,他却并不适应,当地人也并不接受他们。几年后,父亲去世了,他独自一人在荆门过不下去,只得考虑回郧县老家。当时,他身无分文,便沿路讨饭,整整走了大半个月,步行回到了老家。待他回到老家时,因为多年无人居住,老屋已经残破不堪,四面透风。他只得找些茅草树叶,简单修葺,这才安下身来。但是,再回到老家时,他原本在当地的身份资料已被注销,他成了一个“黑户”。此后,由于种种原因,他的身份问题一直未能解决。几十年来,他没有土地,只能靠帮村里放牛来勉强维持生活。
好在,这次移民内安统计工作中,谭大生被确定为移民身份。按照国家的移民政策,他不仅分到了一栋新房,还得到了安置点旁新开垦的土地和菜园。搬入新家的第一天,他便买来种子,迫不及待地在自己的土地上播种灌溉起来。而且,重获身份的他,还可以享受到国家的保障性政策,今后可谓衣食无忧。
接受记者采访时,谭大生感慨地说,他做梦都没想到,漂泊辛苦了一辈子,到老了终于安下了家。若不是移民政策好,也许他如今还是个没有身份,没有土地的孤老。
武当山移民方祖均:
旅游村勾勒新生活
12月1日,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的大屋场移民安置点内,方祖均一家在光亮宽敞的新家中忙里忙外,张罗着乔迁新居的宴席。
几天前,他们还住在几公里外的山坳里,那里没有水泥路,一下雨到处都是稀泥地,根本走不出村。当初想在家里请客喝个喜酒,都还得看天公作不作美。如今,大屋场移民安置点内,清一色的都是两层小楼,洁白的墙壁,配上光滑的铝合金门窗和精雕细琢的屋檐,看上去气派十足。屋内,也是像城里人的单元楼一样:客厅里,摆着布绒沙发、液晶电视和玻璃茶几;厨房里是整体橱柜,防火材料的面板、液化气灶、电磁炉、抽油烟机一应俱全;卫生间里是光滑的玻璃洗脸台、洁白的搪瓷便池,还摆着新买的全自动洗衣机;卧室里,是席梦思床,还有组合衣柜。这美丽的新家位于村里建筑的第一排,出门就是装上了太阳能路灯的小广场。“216平方米的砖混房,屋顶都不用椽子,现浇的,跟以前的土房子比,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啊。”方祖均高兴地说。
太极湖办事处党委书记苏立道告诉记者,大屋场安置点的1046名内安移民,已经全部搬入新居。安置点还建起了拥有70个床位的医疗服务中心,下一步还要配套建设小学、图书室。“新房让移民搬得出、稳得住,下一步我们要发展旅游产业,让移民们能发展、可致富。”苏立道说,大屋场安置点距离武当山景区不足3公里,一开始就制定了旅游发展规划。“先发展60户村民,在二楼做家庭旅馆,600亩土地种植鲜果、无公害蔬菜,建成一个农业观光园。”
对这样的发展远景,移民们充满憧憬。方祖均的老伴徐增莲打开装修一新的二楼客房,沙发、睡床、橱柜,崭新的家具一应俱全,三室一厅的家庭旅店初具雏形。“装修花了10多万元,明年来的时候,就可以住我家的农家乐了。”徐增莲说,“以前家里收入靠柑橘,以后就要靠旅游了。出村口就是太极湖景区,村里已经有60多人在景区上班,光我们这个移民点就有30多人呢。”
张湾区移民杨国军:
安下心便能过得好
其实,并非所有的移民都“想得开”,搬家都能搬得兴高采烈,十堰市张湾区方滩乡的移民杨国军一开始是抵触搬迁的。杨国军之所以不愿意搬,主要原因是怕搬迁到移民安置点后失去了土地。虽然他家里人主要靠在外打工挣钱,但对于农民出身的他来说,没了土地,生活就失去了最基础的保障,断了后路。而如今,望着新家旁已经搭起的蔬菜大棚,杨国军一脸欣慰:安置点新开垦的16.8亩蔬菜大棚,每名移民平均0.3亩。有了土地,他便不再担心了。
杨国军的老屋,是一幢有50年历史的土木房。半世纪的风雨,让老屋破败不堪。杨国军坦言,如果不是移民,“老屋一分钱不值”。搬家时,移民补偿款7万多元,再加上政府奖励的每人4000元,以及过渡安置房等费用,杨国军一共获得了接近10万元的补偿。新屋是一栋300平方米的楼房,让他从昔日的土房里,一步跨入了“别墅生活”。
这栋新房要19万多元,补偿款不够,但杨国军已在当地的汽配厂打了10多年的工,手头略有积蓄。虽然还要欠一部分外债,但对于债务,他并不担心。他的三个孩子都出来工作了,还清债务并不需要多长时间。
杨国军说,“退一万步讲”,还可以卖一层房屋。这里的房屋可以卖到1500元/平方米,一层100多平方米,可以卖15万元,卖一层楼的价格和买整栋楼的价格差不了多少,而“赚到”的两层,便是移民的特殊身份带来的实惠。
更让杨国军感到高兴的是,搬进了大房子后,他把80多岁的老母亲也接到了新屋里住。如今,在母亲的床前尽孝也更方便了。这一来,他算是在移民安置点彻彻底底地安下了心。
对于未来的生活安排,杨国军成竹在胸。他继续在汽配厂打工,妻子到大棚里学习种菜技术,三个女儿也都将各自成家。未来对于他们家来说,充满幸福的期待。